是甲型H1N1流感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表现: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,包括发热(腋温≥37.5℃、流涕、鼻塞、咽痛、咳嗽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、呕吐和(或)腹泻。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。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,出现呼吸衰竭、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。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。
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: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。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,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。
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的方式在人群中传播;此外,人接触了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病毒后再触摸自己的眼、口、鼻也可感染病毒。
容易得甲型H1N1流感的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而是否感染取决于接触机会和防护措施。目前报告的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,以青壮年为主,根据既往流感流行的经验,应关注老人和儿童的感染。
甲型H1N1流感的治愈情况:少数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,很多轻症患者不需要治疗也能自愈。
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期: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传染期为出现症状前1天至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(二者中较长者)。成人一般可持续排出病毒5~7天,儿童排出病毒的时间长于5-7天,免疫抑制或重症患者排出病毒的时间更长。潜伏期: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的传染期相似,潜伏期一般1天~7天。
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:今年3月份从墨西哥等国家开始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是人流感病毒的一个新变种,人对它普遍没有免疫力,即人人易感。通过呼吸道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患者在出现症状的前一天即有传染性,即在出现症状前的潜伏期就可以传染人,且存在不发病的隐性感染者。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关系: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季节都在秋冬季节,临床表现相同,主要是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。但二者的病原不同,季节性流感的病原主要是甲1、甲2、甲3型和乙型流感病毒。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是新型甲型H1N1病毒。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力强于季节性流感。
输入性病例比例在减小,本地的病例数上升很快。聚集性病例数上升得比较快。从6月下旬以来到9月7日,该类型甲型流感病例已有128起。根据国家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显示,一些省份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例当中,检测出有H1N1病毒的人群有所上升。同时面临秋冬季是流感高发期,学校开学、国庆60周年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造成人口聚集,导致感染传播风险加大。
在目前情况下,我国仍然是以专业人员防治为主,对公众日常生活没有特别影响。公众需要做好个人卫生,例如文明咳嗽、打喷嚏,认真洗手;做好开窗通风,户外体育锻炼;坚持学校、托幼机构晨检,提倡感冒者戴口罩等;加强对慢性病患者、老人、孕妇、儿童的保护等。一旦有人出现流感样表现,要及时就医,不提倡带病坚持工作,避免将疾病传给周围人群。
甲型H1N1流感目前没有特效预防药物。如果周围出现疑似病例后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,目前供选择的药物有达菲、乐感清、金刚烷胺、金刚乙胺及中草药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单独依靠药物来预防流感,应该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流感发生。另外,也不建议为了预防的目的,在健康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,因为这会加速病毒耐药性的发展。
疫苗对于控制流感大流行很重要。流感流行时,疫苗是最有价值的保护手段之一。其他防控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、控制公共社交活动和保持个人卫生。
对于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是否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,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,但初步研究表明,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,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。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,目前我国现在生产疫苗的能力还是有限的。原则上首先接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。
重点防预地区:主要根据该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数、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发病事件的频率、流感监测网络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。在重点地区进行接种,实际上是为其他地区建立一个免疫屏障。
易感人群:首先是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的5-19岁的中学生。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,特别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还有孕妇。另外是一线的公共服务人员,如医务人员、口岸的检疫人员、铁路和民航的工作人员,以及执行任务的军队、武装警察、公安干警等一线人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