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人才规划纲要》)、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1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教育规划纲要》)精神,结合我省高等学校实际,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,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全面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发展,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,决定在我省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并提出以下意见。
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关键力量之一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是主动适应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,有利于人才强国、人才强省战略的贯彻实施,有利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领军人才,增强我省高等学校人才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,推动我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。
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,解放思想,改革创新,以落实《人才规划纲要》和《教育规划纲要》为主线,以凝聚创新型高端人才为重点,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,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,广聚人才智力,激发人才活力,提升人才效能,促进学校全面发展,大力提升我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、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。
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工作理念,坚持服务优先、发展优先的工作思路,确保人才资源优先开发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,使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。
把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,把是否有利于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作为制定政策、部署工作的出发点,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标准,来引进、培养、选拔、评价人才,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条件,努力使人才用当适任、用当其时、用当其才。
充分考虑学校人才规模、专业特长和办学层次,巧用差异,科学谋划,明确学校人才发展方向和重点,突出学校特色,科学制定学校人才发展规划,在不同层次、不同领域争创一流。
把人才质量建设和人才数量规划作为人才工作的两个重点来抓,科学规划人才规模,切实保障人才质量,在实现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,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,形成人才竞争优势,提高高等学校综合实力。
坚持以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方向,科学规划高校人才队伍发展规模,明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目标、主要任务、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,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、专业过硬、结构优化、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。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本校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,全面分析学校人才队伍现状,找准薄弱环节,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,科学部署本校人才工作,使规划真正成为指导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。
积极实施高校人才凝聚工程,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、省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才,打造一批德才兼备、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实力的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、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青年后备人才,建立结构合理、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创新团队,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和科研实力提升及成果转化夯实人才基础。
建立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,促进高校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政策制度,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开发、评价发现、选拔任用、流动配置、激励保障的制度机制和环境。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,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,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格局;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,筛选优秀人才,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;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,科学合理使用人才,形成人尽其才的用人新格局;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,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、充分体现人才价值、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。
紧密结合我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,全面加强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载体建设,实现重点载体基本覆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、鲁南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所需学科门类,满足其对智力支持的实际需要。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,整合各类资源,形成各具特色的“人才特区”。重视人才载体功能的发挥,加强配套建设,努力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条件。
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,推进学生培养与科学研究、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,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,促进我省高等教育自身发展。坚持人才、科研、产业一体化发展,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,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的深度开发和转化应用,将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,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。充分发扬高校人才追求真理、追求科学、崇尚学术、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,充分发挥我省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职能,引领社会文化和谐发展,促进我省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。
深化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,“十二五”期间,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和学科发展方向,在我省高校选聘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00名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00名;选拔15--20名优秀泰山学者人选或其他高层次专家学者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,重点培养和扶持。经过5年的努力,初步形成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,梯次结构合理、整体优势明显、科研互补性强、富有创新活力的“大师+团队”的人才集聚模式,充分发挥泰山学者示范带动作用,促进我省高校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。
(二)高等学校重点学科(重点实验室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)首席专家制度
建立高等学校重点学科(重点实验室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)首席专家制度,“十二五”期间重点培养300名左右学风正派、治学严谨、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较高学术造诣的高等学校首席专家,担负学科建设重任,创新重大科研课题,打造高素质的学术中坚力量,营造宽容失败、鼓励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,不断推动重大的、原创性的科研成果问世,使所在学科、实验室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内同领域中达到领先水平。
实施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二期工程,“十二五”期间,每年选派300名左右骨干教师,资助其到国内“985”、“211”等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领域进行研修,使他们能够及时跟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,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,增强创新意识,更好地发挥学术骨干作用;每年选派2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,资助其到国外知名高校培训、进修,强化其双语教学能力,增加其国际化教育背景和阅历,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,拓宽学术视野,挖掘科研潜力,促进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快速成长。
实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,建设高水平教学一线教师队伍。 “十二五”期间,分批遴选建设500个教学团队,推进教学工作的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,打造“德高、学高、技高”的教学团队。每年从全省高校中遴选100名教学名师,进行重点培养。做好优秀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吸引、选拔和培养工作,培养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品德优良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、学术成就显著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、开拓创新能力强、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教学名师。
深入推进创新团队建设,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,对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团队给予优先支持,努力形成一批纳入国家支持计划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、梯次结构合理、整体优势明显、科研互补性强、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团队,为本专业领域持续发展搭建高端人才孵化载体,带动促进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。“十二五”期间在全省建设20个“山东高校科研创新团队”,培育10个左右“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”,切实增强我省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。
以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为依托,设立“泰山学术论坛”。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、专家等学科领军人物,召开国际学术会议、举办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,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,建设国际化人才交流平台,构筑学科融合、人才汇聚的学术高地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省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支持20个左右泰山学术论坛专题论坛的举办,扩大我省高校对海内外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干事创业。
实施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工程,以强化技能和专业素质为核心,完善“双师型”教师达标标准和考核办法,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制度,加大专任教师、校长以及职教管理干部培养培训力度,造就一支结构合理、技能精湛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“双师型”职业教育教师队伍。
切实加强为人师表、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,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建立师德考评制度,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、职务聘任、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。加强学风建设,建立健全科学、公正、客观的学术评价制度,完善检查监督机制,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、创新、诚信的学术风气。
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宣传发动、组织协调、指导督促作用,形成上下联动、左右协调的强大合力。山东省高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高校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情况,推动高校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。各高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在校党委的领导下,明确责任分工,形成组织人事部门牵头、有关部门各司其职、教职工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,建立科学的决策、协调和督促落实机制,全面推进高校人才事业科学发展。
建立山东省高校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研究、决策高校人才工作中的重大事项,协调、解决高校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。督促、检查高校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情况,推进高校人才工作各项任务有效落实。及时通报各校人才工作最新动态,交流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。广泛开展人才工作创先争优活动,充分激发高校人才工作活力。
结合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,把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措施和成效作为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,进一步强化学校领导干部的人才观念和责任意识,调动学校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通过加强督导检查,督促学校查找差距,改进工作,促进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,提升高校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。
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,宣传我省实施高等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意义、工作任务和重大举措,进一步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破除阻碍人才培养、引进和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。树立先进典型,采取多种有效形式,加大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和各类优秀人才事迹宣传表彰力度,努力营造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的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