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作概况】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是菏泽市唯一一所省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,现有新老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59.87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32.49万平方米,馆藏纸质图书55.57万册,电子图书4915GB,纸质期刊2857种,电子期刊3400种,并建立了中国期刊(医药卫生)学术文献二级检索站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557.40万元。
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96人,专任教师489人,其中,教授、副教授150人,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9人,有31名学科带头人,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、10名山东省优秀教师, 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。现开设临床医学、麻醉学、口腔医学、护理、助产、药学、医药营销、医学检验技术、医疗保险实务等9个专业13个专业方向。其中,麻醉学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,《药理学》、《诊断学》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;《药理学》《生理学》《诊断学》《生物化学》等为省级精品课程,药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。
现设有分析实验教学中心、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、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、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、口腔技能实验教学中心、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13个校内实践基地。附属医院3所,教学医院、实践教学医院76所,其中包括上海长海医院、山东省中医院、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、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数十家三级以上医院,实习病床35000余张,另有药厂、药检所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5处,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实习基地5处。
学校自1950年建校,至今已有整整60年历史,60年来,共为社会培养各类医疗、健康、卫生、技术人才近6万人。
【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活动】2010年是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建校60周年,为此,学校专门成立校庆办,筹划校庆有关事宜,12月11日下午,学校在新校区广场举行盛大的文艺演出活动,参与文艺演出的师生演员600多名,全校师生及离退休老同志们近万人到场观看。12日上午,学校在新校区广场举行校庆庆典,省、市领导和市各县区政府、卫生部门等60 多家单位以及各届校友近1000人受邀出席。通过举办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,学校进一步总结了办学经验,明确了发展目标,扩大了社会影响力,对于学校凝聚发展力量,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进取起到巨大作用。
【新校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】2010年,学校继续加大新校区建设力度,加快二期工程建设步伐,在2009年基础上,新建设了图书馆、2号实验楼、餐厅2期和3号、4号、5号学生公寓楼,建设面积达61000平方米,总投资6900万元。同时,新校区广场、体育场、篮球场、排球场、乒乓球场等运动场所经昼夜施工,也已全部建成,会堂和合堂教室主体已经完工,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,投资500万元。2号教学楼工程正在启动,目前已完成立项工作。2010年9月,来自省内外4000多名大一新生在新校区开学报到,10月,大二学生从老校区迁入。自此,学校在校生,除药学系大一部分专业和大三实习学生外,基本上实现了整体搬迁。
【招生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】学校认真总结多年来取得的成功经验,面对近年来招生日渐严峻的形势,采取多种措施抓好招生工作。积极向上级争取计划,申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,将招生计划由2009年3450人扩大到2010年3675人,录取考生4360人,报到4185人,报到率达96%,报到率和报到人数创历史新高。在校生人数达到11096人,首次突破了万人大关,校内教学班达108个,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。
【就业率保持稳定】继续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,开始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;进一步加大毕业生的宣传力度,建好就业网页,采取“走出去”的办法,积极同用人单位联系;于2010年3月27日和7月3日举办了两次大型供需见面会,组织了几十次企业宣讲会和专场招聘会,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;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省、地、市有关人才招聘会十余次,外出联系就业单位60余人次,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。通过以上多种方式,进一步扩宽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,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.57%,年终就业率达到85.75%。
【专升本工作再创佳绩】学校始终坚持专升本策略,自2000年以来,连续十一年升本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,升本人数连续攀升。2010年,学校党委提出“抓好专升本,提高就业率”的战略思想,积极进行专升本动员、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辅导,专升本工作成绩斐然,学校2010届毕业生升本751人,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。
【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】根据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,加大高学历、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的引进、聘用和培养力度,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,自2009年12月以来,学校先后引进在编专任教师14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,硕士研究生13人。聘请校外兼职教师270人,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院著名专家唐军民教授,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兴凤主任,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部曹允芳主任。鼓励45名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,2010年47人次外出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,两名骨干教师到国外学习。
【教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果】本年度获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题改革项目1项,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、社科项目1项,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,省职业成人教育教研项目7项,校级科研10项,校级教研9项。1项成果获菏泽市科技进步贰等奖。作为学校教科研重要阵地的《菏泽医专学报》,连续13年获得国家级奖励。目前已进入全国十大检索系统,学术水平取得新进展。
2010年度,学校共组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2门,评选校级精品课程7门,评选2009年度全校9个先进教研室、3个先进实验室和30名优秀教师。11月份,学校举行第五届教学能手和第三届教学新星活动,评选出1名教学能手、3名教学新星。
【实验实训条件进一步改善】2010年,学校共投入专项经费两千余万元用于中心实验室建设,购置了膜片钳系统、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等一大批仪器设备。调整充实了实验室管理人员,组建了高学历、科研能力强的管理团队,提高了实验室管理、服务能力,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。新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、山东省中医院、济宁任城区中医院、淄博市口腔医院、滨州市清怡口腔医院等6所实习基地,另签约实习基地2所,从而使学校校外实习基地数量达到76所,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要。
【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稳步提高】学校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,切实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,按照“政治强、业务精、纪律严、作风正”的原则,建立一支合格的专兼职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。认真组织全校专兼职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,开展辅导员经验交流会、座谈会,提高了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,本年度,学校共有2名老师被评为“山东省优秀辅导员”,3个班级被评为“山东省政府奖学金”,32名学生分获“国家奖学金”“山东省政府奖学金”“山东省优秀学生”“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”“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先进个人”等称号。
【杨静同学获“2010年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”等荣誉称号】杨静同学为学校2008级临床9班学生,该生三年如一日,身背双腿严重残疾的同班女生上下课,并照顾其日常生活,其事迹被菏泽日报、大众日报、齐鲁晚报、菏泽电视台、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。杨静先后被评为菏泽市优秀志愿者、“2010年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”,同时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和2010年度山东省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。在她的影响带动下,学校形成了助人为乐、团结友爱的良好校园氛围,涌现出一大批品德高尚、积极进步的先进典型。
【积极开展“三下乡”等社会服务活动】2010年,学校共派出两个服务队共计30余人,奔赴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乡和菜园集镇进行为期10天的“三下乡”活动,所到之处,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,同学们也受益匪浅。其中,5位老师被团省委等六部门评为优秀指导老师,9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,同时学校被评为“三下乡”优秀组织单位。
【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活跃】学校紧紧围绕学术科技、文化娱乐、公益服务、体育竞技等多项主题,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,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。通过大学生文化艺术节、社团文化节以及“五四”、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引导青年学生关心政治、关心国家、关心社会;以“公寓文化节”、“文明宿舍”评比等活动为载体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;举办“热爱祖国、崇尚科学、厚德成才、共建和谐”为主题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、“5·12”护士节——护理技能操作大赛”、义务献血等多项活动,通过这些“寓教于乐”的活动,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【积极开展创先争优、争做齐鲁先锋活动】根据省卫生厅党组的安排部署,学校党委对开展创先争优、争做齐鲁先锋活动高度重视,把这项活动作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又一次契机,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,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付章丽同志任组长,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于信民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。确立了“坚持科学发展,加强内涵建设,全面提高办学质量,建设特色鲜明、服务地方的医药护技等综合性医学院校”的活动主题。学校党委及时召开活动动员大会,对活动进行认真细致的动员部署。各总支、支部按照基层党总支“五个好”的要求,全体党员按照“五带头”的要求,以注重体现先进性,注重服务师生的原则,以书面形式郑重作出承诺,并及时将公开承诺书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,以便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,在这项活动中,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。